村里来了个尹书记,东丈八村增收致富不发愁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伴着晨光走进莘县大王寨镇东丈八村的大棚里 , 圣女果的清甜沁入心脾 , 农户们一边忙着采摘 , 一边讨论着圣女果的生长状况和行情 , 一片忙碌的景象 。
【村里来了个尹书记,东丈八村增收致富不发愁】“十人九棚”是对这个村庄产业的简单缩影 , 和本村的大多数农户一样 , 成连为正忙着把采摘好的圣女果装车 , 送到交易市场进行统一售卖 。 “今年的圣女果行情很好 , 现在价格4块多一斤 , 每天都有客商来买 , 根本不愁卖 , 按照这样算 , 今年一个棚能挣十几万呢 。 ”说到自家的圣女果 , 成连为脸上洋溢着说不尽的喜悦 , “这个棚是俺今年1月用‘大棚贷’的资金建设的 , 今年就能回本啦 , 说起这个事 , 真得感谢俺们村来的‘第一书记’尹书记 , 要不是他 , 俺都没有钱再建这个大棚 。 ”
村里来了个尹书记,东丈八村增收致富不发愁
成连为所说的尹书记 , 是农业银行省派“第一书记”尹冬生 , 2021年10月29日是尹冬生第一次来到地处鲁西北的这个村庄 , “热情好客、勤劳朴实是这里老百姓的特点 , 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是这个村庄的特点 , 经过2个多月的调研 , 我发现天还不亮村民就出现在大棚里开始干活了 , 几乎每家都种着一到两个大棚 , 不少农户有再建新棚的打算 , 但都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 ”民之所忧 , 我必念之;民之所盼 , 我必行之 。 从此 , 解决村民融资难题成了尹冬生心中的头等大事 。 “大棚几乎是东丈八村每户都有的资产 , 能不能简化贷款手续 , 利用大棚的价值贷到钱 , 再用来发展大棚呢?”在农业银行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周总结会议上 , 大家热烈地讨论着 。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并取得了派出单位的全力支持 。 就这样 , 农业银行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在派驻村创新推广了“大棚贷”特色金融产品 , 该产品聚焦农户金融需求 , 加大了对农户的有效信贷投放 , 进一步降低了农民贷款难度和成本;同时 , 尹冬生还主动协调当地农行机构在东丈八村建立惠农服务点一处 , 让村民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
村里来了个尹书记,东丈八村增收致富不发愁
东丈八村现有大棚2000余亩 , 经营方式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 , 分散化、碎片化严重 , 这导致经营成本较高、抗风险能力弱 。 为此 , 尹冬生多次主持召开村两委干部会、党员代表大会等 , 寻求破解之路 , 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外出学习 , 最终决定带领大家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之路 。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能够将农户的需求集中起来 , 实现集约化、规范化农资采购、农技服务、果蔬销售 , 降低了服务成本 , 提升抗市场风险能力 , 真正依靠党组织的领导和集体的力量快速实现增收致富 。 ”尹冬生介绍 。
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获得村民的支持是关键 。 刚开始 , 大部分村民不理解什么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 都持有观望态度 , 不敢加入 。 “群众看党员 , 党员看干部” , 尹冬生首先承诺将带来的帮扶资金作为合作社的启动资金并以集体股形式入股 , 随后 , 发动村干部、党员入股 , 并主动前往村民家中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 “开始的时候 , 俺不理解啥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 还以为又要吃大锅饭呢 , 尹书记去俺家讲了好几次 , 又举例子又讲故事的 , 俺终于听明白了 , 这次俺家也要入股合作社 , 以后还能年年分红呢” 。 提起村里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 辛继建激动地说 。 不到一周的时间 , 全村就有200多户农户报名入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