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 五 )


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习总曾经谈到过好老师的四个标准 。 分别是1、理想信念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 2、道德情操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 3、扎实学识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潭水 。 4、仁爱之心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
达到习总说的好老师的标准, 那一定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了 。
我们怎么做才能离优秀教师的距离近一些呢?做为一个小学老师来说, 我觉得在不断的充实自己, 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二个"喜欢",即"让自己成为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的人”, “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最喜欢的课堂” 。
首先我来谈谈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保障,我们过去常说“要给孩子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对比习总的好老师标准“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潭水”, 无疑习总对好老师的标准更高 。 其实我们也发现, 面对现在的学生, 一桶水真不够 。 怎样让自己拥有一潭水呢?我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给自己“补水”:
1、阅读:这是一个近年很流行的话题 。 而我想谈的是一个小学一线教师如何选择书籍 。 可能我们经常会阅读一些专家推荐的高大上的书籍, 确实, 这些书籍对我们理论知识的丰富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以外, 我还很喜欢读一些接地气的书籍,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和王刚一样, 在2五、提供表现的机会, 激发学习兴趣 。 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 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一旦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兴趣必然得到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教师要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 理想, 简单说就是自己成为一名什么样的教师?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教师对自己的发展首先要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 。 没有目标, 无以至千里 。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不同的教师从事着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 或教语文, 或教数学, 或教美术, 或教科学...... 。 同时任教一门或多门学科, 结合实际, 选其一二, 划定标准, 确定目标 。 如学科知识达到什么水准, 普通话达到什么水平, 课堂教学达到什么要求, 班主任工作达到什么程度等等, 认真研究, 不断实践, 实现理想 。 当教师就是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 。 二、爱护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 爱, 能产生力量 。 因为爱, 自己乐意去做, 自己愿做的事不觉得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 都把爱当作教育成功的法宝 。 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 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 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 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 没有足够的爱心, 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 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去了解学生, 进而帮助学生 。 1、提高修养, 师德表率 。 师德是教师执教的灵魂, 正所谓正人必先正已, 立已方能育人 。 古人云:以身立教, 其身亡而其教存, 反之, 其身虽存则其教已废 。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 优秀教师要率先加强学习, 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提高自身修养, 依法执教, 为人师表 。 2、面向全体学生 。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让学生掌握知识, 让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学会思考, 让学生学会做人 。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是父母的孩子, 是祖国将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老师眼中无差生, 只有有差别的学生 。 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培养他们, 教化他们, 转变他们 。 只有明确了这一点, 才具备了作一名合格教师的资格 。 在教师眼里所有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 都是祖国的花朵 。 尽力关注每个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是优秀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 3、因材施教 。 指头伸出有长短, 孩子千差万别,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他们不断发展, 不断完善自我与提高 。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 。 三、正视压力, 不断探索, 悦纳任务 优秀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 工作能力是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干出来的 。 所谓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 有任务就有压力, 怎样对待工作任务, 持什么样的态度, 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成长, 因为挑战与机遇并存 。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必须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正确看待任务, 欢心接受任务 。 对待任务态度不正, 屈于权利的压力, 憋着心去干, 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往往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 态度正了, 为提高自己而迎接挑战, 即使没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为了找到一种耐高温的灯丝, 用了1600多种材料做实验, 终于找到了用一种炭丝来做灯丝, 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白炽灯问世了 。 有人问他:你是怎样看待你的前1500多次失败, 爱迪生说, 我不认为前1500多次实验是失败, 如果没有这些实验作基础, 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实践了, 成功也好, 失败也罢, 我们都会在过程体验中有所收获, 这样日积月累, 定能厚积薄发, 出类拔萃 。 所以一个人, 特别是年轻的教师, 一定不要怕出力, 应该把每一次的任务都看作是一次锤炼自己的机会 。 这就是一个人对待任务的不同心态, 套用一句老话就是:吃亏是福!任务产生压力, 压力产生动力, 动力则是提升能力的发动机 。 一个人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 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工作, 对待任务和压力, 就能使自己在愉悦的氛围中工作着, 收获着, 快乐着!积极的态度是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 。 四、不断学习, 勤奋进取 深厚的教学底蕴、超前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授课技艺, 是优秀教师的追求 。 古代教育家告诫说:道之未闻, 业之未精, 有惑不能解, 则非师也 。 亚圣孟子曰:人不学不如物 。 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有可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 。 要提高素质, 必须从自觉学习抓起 。 教育者必须先学习, 教育在不断发展, 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 只靠培训是不能成就为一名优秀教师的 。 自觉、主动地不断学习和积累, 勤学广集, 才能厚积薄发 。 1、学会学习 。 加强学习, 学会学习, 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 现代化教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应当是多层的、宽广的 。 首先要求精和深, 其次是宽和新 。 精和深, 是指对其所教专业知识应当精确掌握、深刻理解 。 所谓宽, 即知识面宽 。 知识之间是相通的, 是可以迁移的 。 新则是指追求时代的发展, 追求新的知识、方法和理念 。 把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优秀教师身上并不过分 。 优秀教师需要高超的授课技巧, 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这需要教师自觉不断学习 。 教师在课堂上简洁精练的语言,准确生动的阐释,都是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得来的 。 2学会思考 。 思, 让人思维敏捷 。 思, 使你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 师傅领进门, 修道在自身, 平时的观摩、学习、培训给教师提供学习的素材, 一节优质观摩课, 一次参观学习都是很好的提高机会 。 只有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认真分析, 不断总结, 才能获得收益, 使自己得到提高 。 3、学会研究 。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 。 这里的研究不是指所谓的课题研究 。 而是指正如苏霍姆琳斯基提出的, 分析自己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教学得失等 。 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 才能成为有得的、有经验的教师 。 中小学教育科研, 应该从记录自己的教育现象, 记录自己的感受, 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 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 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 第一线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最大的优势, 是拥有丰富的鲜活的教育案例;而对于教师来说, 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 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 。 研究教学的得与失, 找出闪光点, 指出不足之处, 教师在研究中不断进步 。 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教师的战场与舞台是课堂, 教师素质的高低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 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 将平时理念、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中, 不断实践理论再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 。 多上课, 上好课, 上骨干课, 上攻坚课, 上挑战性的课 。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又将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 将自己的课堂当作实验基地, 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 并不断将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提升 。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学需要创新, 没有哪一堂优质课、示范课是教学的范本 。 拘泥于条条框框, 习惯于照本宣科, 不创新, 不开拓, 是教师职业的大敌 。 地域不同、学生不同、学生的差异不同, 教师对各种培训、讲座、学习要吸其精髓, 融入自身课堂教学, 构建自己的教学新模式,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 六、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做起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 必做于易;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 想成就一番事业, 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从细微之处入手 。 育人工作是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互相配合 。 认真对待每一件关于学生的小事, 促使学生珍惜时间、自觉学习、不畏艰难、勇攀高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 凡事无小事, 简单不等于容易 。 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 。 因此, 把小事做细了, 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 一名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没有绝招、也没有捷径 。 没有哪一位名师是在几年之内一步登天的 。 他也是从每一次认真地研读教材、用心地进行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写好每一篇教学随笔、批改好每一份学生试卷每一本作业等等开始的 。 从备课、上课到听课、评课, 从问题设计到板书设计等小事做起 。 从小事做起, 小事能检验教师是否优秀, 也能造就优秀教师 。 七、具有良好心理素质, 身心健康, 超越自我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要学会阳光思维,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分开看问题 。 只有自己具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 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会幸福、快乐 。

推荐阅读